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
  • 工伤保险定点机构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其他疾病 > 骨质疏松 >

    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,发病率高,被称为“无声无息的流行病”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发生率逐年上升。脊柱是人体承重和运动的重要功能区,骨质疏松后很容易发生脊柱脆性骨折,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病,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+药物非手术治疗,但长期卧床易加重骨质的疏松程度,引起并发症。手术治疗因骨质疏松的复位固定效果差,恢复时间长,易产生手术并发症。目前,医学界认为经皮后凸成形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,可在透视引导下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并达到止痛效果。

    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有:缓解疼痛,改善生活质量;增加骨强度,避免继续骨折;恢复椎体高度,矫正后凸畸形。目前,临床使用的椎体骨水泥强化手术方式主要有经皮椎体成形术(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,PVP)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(percutaneous kyphoplasty,PKP)。PVP是1987年法国医生Galibert首先报道用于治疗椎体侵袭性血管瘤,20世纪 90年代美国人开始应用于 OVF的治疗,它是通过经皮穿刺到椎体,将骨水泥加压注入骨折椎。至今, 已走过 20多年历程,因起效快、作用明显、创伤小等优点,已得到广泛认同。PKP是1994年Reiley等首次报道用于治疗OVF,PKP是在PV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与PVP不同,经皮穿刺成功后,先用球囊在骨折椎体内撑开,使其骨折复位,并能在伤椎内产生一个空腔, 然后用低压力将骨水泥注入。PKP能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,受到更多临床医师患者的喜爱。

     PKP手术采用经皮穿刺,经椎弓根途径或经椎弓外途径置入球囊,加压注入造影剂使球囊膨胀扩张,将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复位并制造出一个安全空间,放出造影剂后退出球囊,在低压状态下注入骨水泥,待骨水泥固化后即在椎体内形成了两个坚固的“铸件”,支撑起压缩的椎体。传统PKP手术需要双侧穿刺,椎体两边两次手术。自2009年我们经过解剖学及临床研究,在传统单侧穿刺的基础上改良创新,提出经横突-椎弓根入路骨水泥强化手术,避免了双侧入路多一次穿侧损伤,多一倍C 型臂 X 线机术中曝光次数的缺点,也避免了常规单侧入路要么内倾角小,伤椎对侧没有得到强化;要么内倾角太大带来严重的手术 并发症的风险,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临床难题。

  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是一种脆性骨折,是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的,其根本病因是骨质疏松,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骨水泥强化只是治疗了局部的骨折。在不同治疗阶段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,才能获得长期良好的临床效果。

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,骨科疾病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很重要,可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,而且骨科疾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。若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,或拨打健康热线:0591-88013133为您解答,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公众号:ZDGKYYFZ

权威专家

向左
向右

Copyright ©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13431号

医院地址: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

咨询热线:0591-88013133

(闽-榕)医广【2024】第01-25-03号

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,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